2006.10.21  中國時報
誰需要思考?
中時小社論
                                                                               
    說真的,研擬及通過《生育保健法》草案的諸官員們,你們真認為女性反覆思索掙扎
終究決定墮胎後,還需要多那幾天思考嗎?
                                                                               
    行政院院會通過墮胎要有三天思考期,而且未成年少女需要強制接受輔導諮商,導致
行政院婦權會三位委員憤而辭職抗議。坦白說,這很像是由不會懷孕或不會選擇墮胎的人
替會懷孕、需要選擇墮胎的人所做的決策。
                                                                               
                                                                               
    有性行為的育齡女性,永遠必須掛念著懷孕問題。生子是一件讓人生走向全然不同方
向的重大轉折,意味著截然不同的人生形態甚至生活品質。這麼重大的決定,女性卻往往
無法主控,旁人一陣事不關己的道德高調後,懷孕的後果仍然得由女性一個人擔,捨棄骨
肉的傷痛只有自己承受。反對墮胎的人認為生命誠可貴,但這些女性都是現在存在於世界
上的生命,為什麼不能決定自己的人生?反墮胎人士會去幫她們帶小孩照顧母子一生一世
嗎?到底誰需要思考?
                                                                               
    從平時的掛念、到懷疑已經懷孕、到確定懷孕、到決定墮胎、到走進醫院,這整個過
程裡,女性早已反覆思量了不知多少遍,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惶惑、不捨與無奈。此時還
規定要思考三天,根本是不食人間煙火。
                                                                            
    而且,未成年少女懷孕,心理壓力更大,法律如果還強制她們接受輔導,只會把她們
趕到不合格的診所,讓身心承受更大的墮胎風險。這樣的法律條文,毫無設身處地之心,
如何能真正解決問題?
        
       法國的人工流產制度
                                                                                              
成年婦女可以單獨決定是否要墮胎(IVG,自願終止妊娠),在首次與醫療單位接觸日算
起一週才能實施手術,中間為諮詢考慮期,此期間過後可實行手術(服藥或手術)。
                                                                               
IVG可以由婦女個人獨自決定,他人無權干預。
                                                                               
在法國的程序當中,一切過程都必需在醫院進行,服藥流產者,也需要在醫院裡面接受
觀察。觀察期間,會由院方輔導人員教導避孕方式,出院後還會送你一排避孕藥以及婦
女用保險套。
                                                                               
未成年婦女人工流產可不經父母同意,但需要一年滿二十歲之成年人陪同及當保證人,
其它程序亦同。
                                                                               
由於服藥流產有胎兒大小的限制,若強制諮詢緩衝期的一週過了胎兒就太大的話,院方
還是會折衷決定,將諮詢期縮減為三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rrywu06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