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臭氧層破洞 超過北美面積
                                                                               
美國科學家19日發布報告指出,今年南極上空臭氧層破洞又大又深,刷新歷來紀錄。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科學家紐曼表示,
南極臭氧層破洞在9月21至30日之間的平均面積,為歷年觀察結果之最,
達2740萬平方公里。
                                                                               
太空總署在聲明中指出,若同溫層氣候狀況正常,
臭氧破洞的面積預料約在2300萬至2400萬平方公里之間,約相當於北美洲的面積。
                                                                               
科學家以DU作為測量地表至上大氣層之間臭氧含量的單位。
太空總署的衛星10月8日在南極東部冰原測得的數值為85DU,含量偏低。
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的科學家利用熱氣球載運的設備測量南極點上空的臭氧量,
發現9月3日含量為93DU,但7月中旬仍有約300DU。
                                                                               
南極同溫層的溫度變化會造成臭氧層破洞情況每年改變,溫度較低會使破洞變大、變深,
溫度較高則使情況相反。今年低同溫層的溫度約為攝氏5度,低於歷年平均。
                                                                               
臭氧層可阻擋陽光的有害紫外線抵達地球,南極的臭氧層每年越來越薄,
主要是因為人工化學物將會侵蝕臭氧的氯與溴釋放到同溫層。
                                                                               
(聯合報)
南極臭氧層 越破越大 約762個台灣 2070年才能修復
                                                                               
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破洞面積再現新高。
雖然全球各國早在1987年就同意禁止製造氟氯碳化物,以確保臭氧層不再受到破壞,
但美國政府科學家前天又宣布,南極洲上的臭氧層破洞,已大到與北美洲差不多,
面積相當於762.5個台灣。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的科學家表示,保護臭氧層的措施應持續進行,但破洞完全修復,
恐怕要拖到2070年才能成功,比原先預計的2050年多出整整20年。
美國航太總署資深科學家紐門說:「未來10多年,破洞會維持在這般大小,
然後開始縮小,約莫於2070年完全消失。」
                                                                               
氟氯碳化物遺害百年
                                                                               
美國航太總署發射的地球觀測衛星,藉由臭氧測量儀記錄到的數據,
證實了科學家們的疑慮──即使人類不再製造氟氯碳化物,
外大氣層裡的氟氯碳化物分子最多能再存在40到100年。科學家認為,從這個角度看來,
臭氧層破洞的面積之大,史無前例。
                                                                               
大氣中約有90%的臭氧存在於離地15到50公里之間的平流層,
在距離地面20到30公里的平流層低層,是臭氧濃度最高的臭氧層,
它具有吸收陽光中多數紫外線的功能,有「地球保護層」之稱。
成因複雜修補需耐心
                                                                               
為管制破壞臭氧層的元兇「氟氯碳化物」,
1987年全球26國在加拿大蒙特婁簽署「蒙特婁協定」。今天臭氧層破洞擴大,
是否象徵「蒙特婁協定」失效?對此,科學家認為,沒有它,破洞的情況可能會更糟糕。
他們建議,人們應該對修補破洞多些耐心,因為破洞的成因實在很複雜。
                                                                               
南極臭氧層破洞擴大時間表
                                                                               
1985
英國南極觀測站的科學家法曼(Joseph C. Farman),
發現南極上空出現地球第1個臭氧層破洞,約1300萬平方公里,有361個台灣大。
                                                                               
2000/09
南極上空臭氧層破洞面積破紀錄,擴大到2830萬平方公里,約786個台灣大;
破洞延伸至南美智利的奔德亞利拿市上空。
                                                                               
2003/08
南極臭氧層破洞面積再破紀錄,擴大到2900萬平方公里,約805個台灣大。
                                                                               
2006/10
南極臭氧破洞一度縮小後,又再次逐漸擴大,成為2745萬平方公里,
面積約為762.5個台灣大。
(蘋果日報)
                                                                               
--
臭氧層破洞比北美洲還大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9日指出,今年南極洲臭氧層的破洞,就規模與稀薄度而言,
都創下紀錄,令人憂心。
                                                                               
該署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科學家紐曼說:「從9月21日到30日,
臭氧層的平均破洞達到歷次觀察之最,面積在2740萬平方公里。」
如果平流層的氣候條件正常,臭氧層破洞的規模大約在2300餘萬至2400餘萬平方公里,
大約和北美洲相當。
                                                                               
此外,航太總署的衛星測量也發現,南極洲東部冰床上的臭氧層總量,
在10月8日僅達85多布森單位(DU)。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也利用球載儀器測量南極的臭氧層,結果在10月9日,
從大氣下層到上層的臭氧層總量僅達93DU,7月中旬所測得的數值為300DU,
顯見臭氧層濃度急速下降。
                                                                               
規模之大創紀錄

該單位發現,在距海平面13公里至21公里的大氣層中測得的臭氧量僅為1.2DU,
7月份數據為125DU。臭氧層濃度若低於220DU則被視為出現破洞。
                                                                               
國家海洋暨大氣署全球監測部門主管霍夫曼說:「這層大氣層的臭氧幾乎完全消失」,
他表示,今年臭氧量的消失呈異常垂直性現象,
這顯示今年的臭氧層破洞將以破紀錄的架式擴大。南極的臭氧層每年趨於稀薄,
主因在於人造氣體,諸如溴與氯的釋出,破壞了臭氧層。
溫度的差異也會導致南極洲的臭氧層破洞大小的變化。
較冷的氣候會導致臭氧層破洞擴大加深,較溫暖的氣候作用則剛好相反。
                                                                               
近幾年,含有相關化合物的噴霧劑已遭禁用,科學家說,
破壞臭氧層的化合物在大氣層下層的含量已於1995年開始有減緩趨勢,
但要到2065年,臭氧層的破洞才有可能復原。
                                                                               
(自由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rrywu06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